乾隆下江南,在莆田干了三件事,有图有真相
传说一:乾隆与龙德井宋代莆田有一个村落叫宝涧庄,山清水秀,以泉水清纯而闻名,后来有一年这个小村出了一名状元,并在京城做了官,他喜欢家乡宝涧庄的泉水,每年都派人到庄上取水送至京城,供他及在京的莆阳同乡官员饮用,备受在京官员推崇。宝涧庄也在兴化大地出了名,村民视本村涧水为“神水”,“状元水”,纷纷挖井储水,小小村落遍布井台,村中一口常年不竭的古井尤为著名。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,曾慕名游览宝涧庄,在当地官员陪同下观赏这口永不枯竭的大井,并品尝了井水,啧啧称奇,赐名“龙德井”。
现今的龙德井,位于文献西路边的龙德井社区,历经百年,水源依然丰沛纯净,在自来水便捷的时代,周遭的居民依然会用井水煮饭、洗衣、洗菜。
传说二:乾隆与绿砂荔枝
据《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福建卷》记载,清朝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,来到涵江时,听说黄巷村的荔枝在明朝正德年间就曾作为贡品。于是特地带领随从直奔黄巷村品尝荔枝,次年又下旨兴化府,要求进贡黄巷村肉不沾砂的绿壳荔枝。自此,“绿砂”荔枝就流传下来。
“绿砂”荔枝系宋朝蔡襄所著《荔枝谱》中所载的“火山”品种,以“绿壳成熟,肉不沾沙”而著名,就是果壳还是绿的时候就已经成熟,剥壳后的绿砂荔枝倘若不慎掉落在地上,不会沾裹沙子,莆田仅涵江黄霞村黄巷有此一棵。很遗憾,这棵珍稀的绿砂荔枝在前几年已经彻底枯死了,这对荔城而已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。
这是2012年末,被雷劈过之后几近枯死的绿砂荔枝,奇迹般萌发出新枝。
近日再次前去,发现绿砂荔枝未能存活下来,已经毫无踪迹。
传说三:乾隆与龙津社
传说乾隆南巡时,曾到涵江铺尾龙津社里的地板上睡了一夜。乾隆要睡觉时找不到枕头,忽然看到龙津社里有一尊一尺多高的土地公,于是就拿来当枕头,因乾隆是千万人之上的皇帝,是天子,土地公敢忍不敢言,被乾隆的龙头压了一整夜,整个脸被压得红通通的,因此龙津社里的土地公的脸是红的。其他土地公庙奉祀的土地公的脸不是红的。
涵江铺尾龙津社,建于明代,因南宋状元陈文龙手书的“龙津”竖匾而得名,为莆田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,现在的龙津社,修得宏伟大气,有兴趣的可以前去瞻仰一番,看看红脸土地公。
这都是野史 乾隆到莆田不知道邂逅了多少美女 {:28_2808:}这个秘密我珍藏很多年了,今天终于可以说出来了,其实我是... 还记得龙德井畔的夏雨荷啊,阿玛!!{23-40} 可惜那棵荔枝树死了啊 我差点就信了 不知道乾隆当年来莆田有没有临幸糟蹋莆田的阿妹糕{:pfw9:} 厉害了 风流韵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