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石板路遗迹:南浦头十字街 消逝老街情怀
青石板路的步行街在市区已经荡然无存,但在笏石的街区,汽车站正对面走进去还留有一条古巷,叫南浦头十字街,她饱经沧桑,依然保持着古朴的市井气息实在难得。有机会来笏石的朋友,可以来看看这已经不多见的旧时景象了……笏石在古代被称为沿海头,说到界外跟市区的分界线就有人用笏石来划线,那些年新马路还没扩通,这里作为连接市区到秀屿区各乡镇的重要枢纽,从这里陆上交通流转到埭头平海忠门湄洲,大量人流车流聚散流转。没修城港大道之前,这里几乎是通往各地的必经之路。由此带来商贸的繁荣。这里有着市区十字街一样的名称。经营各种生活必需品。
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后不久这里的供销社服务站就很繁华,临街还有笏石小学、卫生院等等配套公共设施齐备。再到后来陆上交通发达了,很多外地的商品也渐渐入驻进来。形成富有特色商业服务生活一条街。
笏石集镇相传是明末清初慢慢聚集起来的,而现在看到的这条十字街是上世界30年代民国的一些乡绅筹资修建铺设的,老街保留了很多老宅子,一般为2-3层土木民房有不少是那个年代一直保留下来的。
笏石中心小学位于路口进来不远处。如今已经改为老人活动中心,新校址搬到新的居民区去了。
笏石的十字街处处可以看到市区后街十字街的影子,他们都保留那个年代的风貌,如今房子普遍进入破败期已经一般不住人了,只是开门做做生意。
老街在建国后有过改造,拓宽了不少,但还是保留原有的青石板铺路的风貌。因为以前沿海比较穷,店家普遍经营的商品多为一些低档服饰、还有较为实用廉价的生活品。有很多老物件农村常用的工具器具在这里都能找到对应店家,其中有不少还是老字号的百年店铺了。比如加珍称子店,直到现在还在经营传统便携称的售卖。还有农村常用的竹器等等。
老街走下来差不多几百米有个一个分叉,前前后后密集交叉了好几条小巷。以三门井为中心四散开,向南北延伸三个“6字行”布局,亦即构成一个八卦阵的邹行结构,那时候的人在设计上还是很注重风水八卦。为了让这里一直兴旺下去。
在其他商业街还没崛起的年代给这里带来了数十年绵延不绝活力,不过在逛过程中只是默默感觉到一股衰败的迹象,如今看来好运是到头了。
老街蛛网密布,不过都通向市场,把人流激活,新路旧路交错。
走到老街的尽头已经不见人影,空荡荡的房子,静得可怕的,还有几栋老宅轰然倒下。这里笏石老街如今面临集体搬迁,不少老人已经住惯了。在老街的小巷里面还有一份难得的安静可以让你平心静气。
老街沉沦了,新街也冷冷清清,这个问题市区也是一样存在,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。或许我们在集体高呼一种全新的商业街的体验到来吧!
老街都不好做生意 和市区的老街很像
页:
[1]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