莆田手工线面:从来披星戴月,只为追逐阳光
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场。手工线面:从来披星戴月,只为追逐阳光 BY小企9999 有人说:接风的饺子送行的面。饺子寓意团圆,面嘛,就是长长的思念和牵挂咯。 有一次在西安一家颇有讲究的餐厅吃饭。主食是他家引以为豪的一口面。每人一口小瓷碗,小锅現煮,捞起就清汤,撒葱花奉客,素净可人。服务员对自家的面信心十足:“这么细的面大家没见过吧?可以穿针呢。”她的认真劲儿逗得我噗地一笑。心说:哪门子针有这么粗的针眼呢,纳麻袋的? 俺们福建真有能穿针的面,就叫线面。它是干制品,便于保存和携带,曾经是馈赠亲友拿得出手的好东西,寓福寿绵长美好祝愿之意。 手制线面(也有叫面线的),是非常辛苦的手艺活。工序多,耗时长,收益低,还得老天爷眷顾不下雨的时候才好做。和那些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的手艺活面临同样严峻的的问题:年轻人不太愿意继承,目前从事这种手工活的多是些留守乡村的中老年。
朋友知道我和朋友喜欢逛吃和记录这类东西,驱车带我们到莆田。托她的福,走访了好几家制作手工线面的村民,记录了这一地方特产的主要生产过程。也许我们的诚意感动了老天,长久的雨水天里间歇三天,且在我们准备拍线面晾晒的两个上午,都非常慷慨的开眼,恩赐几小时晨光。 近距离拍摄晾晒中的线面蛮有诗意。 千丝万缕的线面舒展在面杆之间,弯出一个个美妙的圆弧,许许多多的圆弧交织,数不清的白线,在阳光下编织出柔顺的光网,光网外是或远或近的田野、山岭、蓝天、老房子。
如果只看上面的图片,也许朋友们会觉得这项工作就像在阳光下拨弄琴弦般惬意。 事实上这种手制线面口感爽滑,Q弹,蛮好吃呢。而且使用方便,只要焯水煮透面心,随你喜好或拌食或泡汤皆无不可。 好吧,咱们再来看看莆田线面这种古法方便面背后的制作过程: 首先当然是和面,要增加线面的柔韧性,需要用盐水和面;相对于制作即食的面条,为了后续干得快些,水的比例宜少不宜多。因此那面团就比平常我们碰到的更硬,和面的过程更费劲,好在现在有和面机可稍微助力。 和面之后先在案板上制出面胚,再用刀分割成比甘蔗还粗的面棍
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除了下雨天被动的休息(肯定还少不了田里的劳作,家务的操持) 阳光灿烂的日子 应该是她们最开心的时候吧 但是 她们的神情 还是那般凝重 手艺活,手工制品的传承,越来越难。虽然大家都懂得它们的好,奈何人力因素,成本因素制约,逐渐被纯机械制品取代。也许不远的将来,我们就难以吃到好吃的手制线面啦。
这面条好有感觉,莆田的面条也有特别的味道 这个真的很辛苦。。。 手工面,太棒了! 原来是这么做的,好辛苦
页:
[1]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