涵江美食最全集锦,一路美味、一路乡情.
涵江的小吃历来很有名,作为一个吃货觉得不能错过,煎包、粿洒、炝粉、豆浆炒、车丸、土笋冻等等,这些寻常的小吃在这边更是名声在外响当当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,很多的小吃注定要跟着一代人的记忆一样退出时代的舞台。小吃的利润自然比不上肯德基一类的快餐,也逊色于大酒楼的宴席,做的人越发得少了。但还好,在时间洗练下仍然有若干小吃店屹立不倒。或也可说,正是市场的“优胜劣汰”让这些老店更显得有实力和牛气。
豆浆炒:涵江豆浆炒已有20多年历史,豆香和米香交融,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小吃,米粉煮好后,倒出多余的豆浆,出锅的豆浆炒,有浓浓的米香和豆香。
宫下街的口福豆浆炒
在莆田有句顺口溜,“巴豆饱,笔恩道料炒;巴豆吆,笔恩特道料。”(莆田话发音,即“肚子饱,米粉豆浆炒;肚子饿,米粉烫豆浆”)说的就是“豆浆炒”这份美食。豆浆炒兼有米香和豆香,却没有翻炒的油腻感,原本只作为点心或早餐,现在已经成了许多人喜爱的主食。
制作小窍门
1.豆浆磨好入锅煮沸;2.加入兴化粉、鸡蛋、适量盐和味精,煮一分钟;
3.倒出多余豆浆,加葱花、萝卜丝、小白菜和豆芽,翻炒两分钟出锅。
煎包:将足量的馅料包入面皮中,每个包子馅料十足,面皮筋道,起锅前再向锅中浇一点香油,香喷喷的煎包出炉了,做煎包和面,需要掌握力度和技巧,包煎包,馅中有前腿肉、包菜、葱段和少许洋葱,煎包子,先要蒸包子,盖住盖子1分钟后加入稀面汤,起锅,金黄煎包香满街,煎包好吃往往就在底部的一点焦脆
1987年,江知廉和妻子一同开了这家煎包店,当时一个煎包卖7分钱。如今27年过去了,煎包店还是老地址老味道,很多人都定期来吃上几个,找找儿时的记忆。游玉兰今年51岁,每天早上她都外出打太极、散步。相比于年轻时的忙碌,游玉兰说,现在的生活更为惬意,制作煎包已经成了生活的一大乐事。
制作小窍门
1.包菜搓碎煮熟、冬粉烫熟洗净、五花肉切丝,将这些原料混在一起,加入调料腌制十分钟;2.外皮使用面粉自然发酵,发酵时加入老面头;3.包子包好后放入锅中,使用中火煎,加入适量混有面粉的清水,水快烧干时往锅中浇上花生油。
土笋冻,是发源于福建莆田的特色食品,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。 它含有胶质,主原料是一种蠕虫,属于星虫动物门,学名可口革囊星虫(Phascolosoma esculenta),身长二、三寸。经过熬煮,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,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,其肉清,味美甘鲜。配上好酱油、北醋、甜酱、辣酱、芥辣、蒜蓉、海蜇及芫荽、白萝卜丝、辣椒丝、番茄片,就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。
据了解,土笋冻十分清凉,许多人喜欢在夏天食用。凉而不寒,老人小孩也可多吃。郑爱容说,土笋冻不仅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。喉咙疼痛时,吃下土笋冻,症状可以明显好转。
制作小窍门
1.星虫用剪刀剪开,挤出内脏和海泥,清洗三遍;
2.倒入开水中煮3分钟,加入盐和味精,出锅后脱皮;
3.浓汁倒入小碟内,放入星虫,放在冰箱中凝固3小时。
卤面,福建汉族传统风味小吃。是由各种配料做成卤汤与面团混起来的。口味香甜、滑润、浓郁,是福建省南部沿海漳州市芗城、龙海人民逢年过节,或喜庆寿诞请客的礼食。现在饮食行业,已把卤面列入一项名点。
江口卤面
听说 “江口卤面”,最初起源于江口名厨陈侯英,
其最早在江口须街开一家叫双龙香饭店,以独特的卤面烹调技艺而名扬江口、桥尾一带。
外地人吃过卤面后,都赞不绝口,因它色香味俱全又物美价廉,一时间客如宾至、名扬遐迩!
我觉得江口卤面,最高超的技术在于熬高汤!
是卤面的一道重要特殊的程序,得挑选猪骨头里最好的骨段,熬出来的高汤要白花花的,香喷喷的,油而不腻,多少骨头加多少水都要差不多的,稠了不行,稀了也不行,很讲究!而江口一带的卤面,就因为此功夫了得,而闻名于世!!
其二,厨师的火候也是十分讲究的,煮面最好要用铁锅,
而且要用柴火烧,温度适中,
经过精心烹调,制出不硬、不烂、有柔韧性的食面,
最后给卤面上添加经烘干的紫菜、油炸花生仁、蛋煎、韭菜、香菜,
并排出图案,色泽艳而不俗,形成一道色、香、味俱全的菜肴。
大爱楼下煎包 linheyun 发表于 2014-6-7 19:22
大爱楼下煎包
那煎包,可是超好吃的哦:lol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