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装规范有空子 预算谎言难铲除
明明在预算的时候钱还有剩余的,怎么工程一结束,钱莫名其妙就不够了呢?家装中的增项到底是什么,怎么才能避免呢?家装时的你是否被所谓的家装增项所烦恼着所谓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家装规范终究只是一个法律限制手段,要完全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只靠法律武器是不可能的。因此,我们自己也要知道商家的“坑”到底在哪里。
谎言一:“不会让你超出预算”
装修前,消费者总有自己的一个心理预算,而销售人员往往拍着胸脯保证说,“放心吧,绝对不会让你超出预算”。然后消费者像吃了定心丸一样,觉得可信。但如果不细心,且没有足够专业知识的业主就可能让装修队蒙蔽。
谎言二:“零首付,满意后再付款”
听到这句话,千万要警醒。只有你家旁边的饭馆子才会招呼你说:“吃完再给钱,吃好了再来啊”。可装修游击队未必想赚你一个回头客,零首付听起来像是消费者占了便宜,其实在心理上你已然处于下风。
谎言三:“公司规定”
“公司规定”这句话几乎是个万金油。“为什么不能给我一个书面报价单呢?”“公司规定。”“为什么这个费用突然涨价了呢?”“公司规定”。“这水电线路为什么要拐这么多弯呢?”“公司规定”。消费者在什么时候听到这个字眼最多呢?在缴纳了定金以后,在签订合同之后。有些时候,各个装修公司的规定确实有差别,但很多时候,“公司规定”几乎就是“霸王条款”的另一种说法。
谎言四:“想不想省钱”?
很多消费者在这个诱惑性问题上吃了亏。业主张小姐在选择装修公司时,一位工长对她说“想省钱的话,不走公司,这笔钱咱们单结”,表示可以做一张“假”的费用确认单,并且保证保修不会有问题。其实工长和设计师避开公司做私活,有装修过的业主对此可能并不陌生,但事实上省钱了吗?
以上便是商业公司常用的四大手法啦!大家,有没有受益匪浅的感觉呢?
知道商家的“坑”在哪里,,但是如何避免“跳坑”又一难题 正规的家装公司都不会打出“零首付”的噱头,
而是按照首款、中期款、尾款分别收取,
并且事先需要签订当地政府规范的装修合同,
将装修总款写入合同,按合同收取。 个人觉得不要通过工长私下交易,装修公司可能不会负责维修和保修。如果有侵犯到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时候一定要用法律武器对付,例如《合同法》等。 很多人以为:对方承诺零首付,满意后再付款,感觉上应该是个很大的保障,大不了不满意就不付钱呗。
但事实上是业主尽管不满意,最终还不是得照样付钱。所以要有合同,不能相信零首付。
大多装修队在意的是做完这一单能不能收到钱,能否换个角度为我们顾客想想,我们是不是满意,如果装修队让我们满意了,按我们的意思装修,钱不是问题 对就是公司规定,不满你就和我们公司领导说,我们也是打工的,也是受压迫的,互相理解一下。打工不容易啊,大家要保护好自己,还是签份有意思的合同好 不知大家有没注意到国内的首部家装规范已经出台,规范表明,家装实际施工费用超过合同报价的8%。消费者权益瞬间有点小保障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