仅仅是两个字-小吃
憋了一天,笔下突然蹦出了这两个字:小吃。据我想来最有市井味儿和地方色彩的食物当数小吃,要不然天南地北的人们为何总习惯于在它头上冠以:“地方”或“风味”等到字样呢?
小吃,小吃,其妙处全在这个小字。所谓小者,与体量无关,与行辈无关,它自然是与大餐相对的,说得稍稍明确点,这个小含有价廉、随意的意思。一般来说,这般般小吃都是正餐之外的零食,人们食之,或许是垫一垫,略解一时之饥,但更多的是为了解馋、品味,享受一种特殊食的快感。换言之,这小吃更多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,而是为了补充精神的营养。
小吃,因其从来不敢妄自尊大,因而只能是市井的宠物,草民百姓的密友,在一般情形下是登不上大雅之堂,也不宜登上大雅之堂的,倘若置身于一个富丽堂皇的大酒家,旁有明眸皓齿、风情万种的女郎殷殷劝酒,杯中有人头马活色生香,某位豪客却往口里塞一块“臭豆腐干”或是,一颗一颗地往嘴里扔茴香豆,那情景显然是滑稽得可以入画的。
著名的燕皮扁食现在虽然也已挤入了华堂精舍,食客们也能吃得津津有味,口舌生津,两腋生风,但只满足了口腹之欲,论起情调,当是远不如置身于观桥北大路北街燕香坊中,于稀疏的灯影中、嘈杂的市声里来得纯正的。
凡事大有大的妙处,小也有小的妙处,这二者间原是不可替代的。从食物来说,八大菜系,十大帮口,尽可包揽华夏神州的美味珍馐,至于满汉全席,黄金大宴之类,更是名声显赫,但如许豪阔之物又有几人能够问津?再退一步说,享用此等尢物,那酒家得是超一流的豪华的吧!餐桌餐具得是精美绝伦的吧!乃至酒水、纸巾、食客的衣冠、谈吐也得有浓浓的富贵气吧!因为不如此,就会让人出不和谐来。再说了,一掷万金供一餐之需,其要旨倒不是为了吃到点什么,许多情形之下只是为了吃排场,吃感觉,或是为了吃某种奇怪的目的。
小吃没有令人瞠目结舌的身价,所以人人都可以亲近它,街头、路口,风前、月下雨中……掏几个小钱,买了就吃,或坐或蹲或行,或嚼或啃或吸……用不着正襟危坐,用不着推揖,礼让,愿意怎样就怎样,整个身心都可处在一种高度放松的状态,因为不会有人留意你的吃相,不会有人笑你馋。是读书人,边走边啃一只鸡腿,勿须害怕有人说你有辱斯文;是下力人, 蹲在摊前以一包兰花豆下酒,也勿须害怕有人笑你粗俗。二三知已,聚在一处,很随意地吃点什么,可以放怀大笑,可以高谈阔论,而不必互相设防——灯红酒绿的宴席上常有人暗斗机锋,而做大买卖的生意人是不会请他的对手去享受街头小吃的。
小吃根植于民间,根植于市井,它的生命力甚至远远超过了许多载之典籍的名菜。说到大名鼎鼎的川菜,除了麻辣鲜之外,有多少人能说得出几个菜名,可说到重庆的灯影牛肉、成都的赖汤元,能津津乐道其妙处的却不乏其人。
小吃遍布神州,各个地方的小吃都蕴含着该地的民俗乡情乃至历史烟云,因而它常让去国怀乡之人梦绕魂牵,让行人过客啧啧赞叹。小吃或许精致,或许粗糙,这都无所谓,要紧的是它必须独具个性。比如元宵,四川的、湖北的、江南的……其风味都大相径庭。再如馄饨,各地所产的在形状、馅子的用料上就有很大差别——而独特的地方风味也就表现在这些差异上了。
小吃不小,其中包含着大文章。
{11-8}黄姐您老在哪 {1-25}黄姐在我家,快来了! kaixingui 发表于 2013-5-26 20:59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黄姐在我家,快来了!
{20-31}黄姐真心潇洒
爱小吃胜过爱山珍 星空xingkong 发表于 2013-5-26 21:18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爱小吃胜过爱山珍
{20-25}黄姐点评犀利啊~
小吃怡情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