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ngzi 发表于 2012-12-28 08:33:31

莆田特产首次出书——《莆田市名产志》

      莆田几大风味小吃,都被误读。继《莆田市姓氏志》和《莆田市地名志》出版后,由莆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编修的《莆田市名产志》也在日前出炉,书中纠正了几种特色小吃的读法,还新添了几大名产记录。

“虾米”应叫“虾皮”

       记者看到,《莆田市名产志》记录了各个名产的产生、发展及所获的荣誉,设立农业、工业、工艺美术3大篇章。据莆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傅庆定介绍,书中着重记录了莆田市的奇珍物产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名优产品。

       莆田是省内的主要渔区之一,拥有兴化湾、湄洲湾和平海湾三大港湾,境内水生生物丰富多样,催生了众多水产加工产品。傅庆定说,莆田有一种传统的毛虾干制品,莆田人都管它叫“虾米”,但海洋渔业局却称这种传统水产加工品为“虾皮”。编纂人员查找志书,核对图片后,最终确认了它的学名应该叫“虾皮”,长期以来莆田人对它的叫法是错的。

“干焖羊肉”应是“缸焖羊肉”

       莆田有道地方特色风味小吃叫“干焖羊肉”,酒店的菜单也是这样写的。傅庆定说,他们在编纂过程中,觉得这个“干”与事实不符。

       为了解惑,他们特地到仙游一家老字号加工店,全程观看了制作过程。原来制作方法是将整羊放入锅中,用沸汤淋烫几遍,迅速放入木桶中,再冲入适量开水,淹没全羊,盖上桶盖焖12小时后取出。“按照古代说法,木桶也称木缸。既然是放在木缸里焖的,我们认为应该是‘缸焖羊肉’。”傅庆定说。

莆田又增四大名果

       荔枝、龙眼、枇杷、文旦柚是莆田传统的四大名果。此次,莆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经过走访调查,又收录了橄榄、柑橘、柿子、余甘四种水果为莆田的特产。

       莆田种植橄榄最早始见于唐代。莆田现有橄榄品种十多个,其中以霞溪本最有名。莆田柑橘,从1958年开始发展,到2007年,全市柑橘面积和产量几乎都在仙游县,全市以度尾面积和产量居首位。莆田种植柿子有1700多年历史,品种有十多个,其中以陈燮柿和牛心柿最有名。莆田还有一种特有的乌椑柿,叶上有毛,果实乌青,不能食用,是用来做黏合剂的。余甘在莆田种植有400多年历史,城郊乡石顶村尚存一株半野生的余甘树,树龄已200余年。

旧时名产部分已消失

       傅庆定说,1957年仙游糖厂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和稍后的莆田、度峰、园庄、枫亭5个机械化大、中型糖厂一起陆续建成投产。此后,莆田生产的白砂糖、冰糖、酒精及核酸酵母等相继成为名优产品。只可惜,现在仙游糖厂已消失。除仙游糖厂外,查找中还发现一些已消失的名产。

绿藻头 发表于 2012-12-28 09:05:55

“虾米”应叫“虾皮”
   无虾皮

车伯乐 发表于 2012-12-28 09:14:18

有些东西,我都没听说过

蚂蚁 发表于 2012-12-28 11:59:48

缸焖羊肉 肯定很好吃

星空xingkong 发表于 2012-12-28 15:34:33

绿藻头 发表于 2012-12-28 09:05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“虾米”应叫“虾皮”
   无虾皮

无虾皮,全都是肉更好
{23-4}

东乐乐 发表于 2012-12-28 17:17:44

虾米”应叫“虾皮” 现在还是有人叫虾皮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莆田特产首次出书——《莆田市名产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