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“祖棣摄影研究室”,我们仿佛进入了一条神奇的时空隧道。墙壁上一幅幅刻有时代印记的老照片,把小编一行人带回到莆田那些淳朴的古老岁月,陈列柜上标有各大事件的数不胜数的光盘盒子,更是让我们心潮澎湃。这期《摄影名家》,我们要拜访的就是这些珍贵照片的拍摄者—李祖棣老先生。

初见李老先生,他身穿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,容光焕发的饱满状态让人很难相信这竟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。老先生端出水果热情地招待我们,而后开门见山地向我们侃侃道来他那长达半世纪的摄影人生。

1950至1959年,李祖棣因家庭贫困,退学去涵江新时代照相馆当了一名普通的照相工人。“当时家里没条件,排名老三的我必须承担起家庭责任,所以只能出去学手艺。但那会,其实我对拍照并不上心,我更喜欢画画。”李祖棣凭借着自己对画画的一腔热情,自学成才,民间好评不断。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1959年,福建技术学校来莆招生,李祖棣成功考进了自己喜欢的舞台美术专业。毕业后,他被分配到莆田文化馆,后又被调到莆田县委报道组,从事摄影记者工作。自那之后,李祖棣的摄影生涯才真正开启。

五年的美术专业培训,加上之前的摄影技术基础,让李祖棣面对新工作时如鱼得水,对自己的摄影有了全然不同的态度。他发现,这条路他走对了。“我认为一张好照片取决于三个条件。一是文化程度;二是美术基础;三是摄影技巧。美术和摄影不分家,一个拥有美术功底的人,对事物的观察会更加敏锐,构思更加细腻,非常有利于创作。至于,文化程度,这一直是我心里的遗憾。”李老先生说话间多了一些伤感。

那个年代,摄影工作非常辛苦。李祖棣经常会一个人在暗房忙到三更半夜,他知道想要出人头地,就必须埋头苦干。李祖棣的辛苦付出,让他每个月都能在福建日报刊登三四张照片。一两年过后,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的作品终于获得上头赏识,开始有人出资给他买器材、装备。他的摄影工作更加顺利,成为了名声在外的优秀摄影通讯员,并于1981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,为莆田第一人。

如今,年近八旬的老李声音洪亮,身体硬朗,这与他乐观的心态密不可分。“我要拥有年轻人的心态,不要痛苦、不要害怕老去,多和他们一起聊天,参加活动,坚持自己的兴趣,让生活变得充实、有意思。这就是摄影带给我的最大的幸福和满足感。”

李祖棣,半个世纪的摄影人生洋洋洒洒很不平凡。从五十年代起,他便奔波于莆田各大地区,用手中的相机从纪实、风光、人像等方面记录了莆田半个世纪的城市变迁,其作品不胜枚举,是莆田摄影界的获奖专业户,为莆田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历史影像。我们有幸采访到李祖棣,亲眼看到他的作品,听他讲述过去的风风雨雨,实在颇为感动。在这里,我们衷心祝愿李老先生晚年幸福、安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