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花菜 发表于 2013-3-4 08:53:16

一夜建房队


“手脚都麻利点,天亮前必须要完工。”凌晨3点,老付站在堂屋的屋檐下,一边抽烟,一边催促正在施工的工人。在他面前,是一栋正在修建的两层小楼,新建筑把院子占得满满当当,只留下一条通道通向大门。昏黄的灯光下,8个工人在手脚架上忙得大汗淋漓。老付是这个施工队的工头,施工队的任务是在雇主的院子里盖起一栋两层小楼。在保证出行通道的前提下,新建筑要尽可能多地占用土地,从而最大限度地为雇主增加建筑面积。新房从打地基到封顶的整个过程,都要在一夜之间完成。这个施工队的名字叫“一夜建房队”。老付干了一辈子建筑工人,对成本和工期的掌控很有经验,而且在当地有着不少客户资源。建房队的工人大多与老付相熟,都是熟练的泥瓦匠。在这个城镇化推进背景下的鲁西南小城市中,类似的施工队伍不止老付一家。虽然成立的时间都不长,但生意十分火爆。今年春节期间,老付的建房队一共接了4单生意。为此,他都没工夫去走亲访友。

      “一夜建房”是这个城市特有的新兴行业,但商机的出现还要追溯到2011年。当年,该城市推出一项规模庞大的旧城改造计划,拟在三年内完成老城区的改造和开发。随后,拆迁工作旋即展开,并将城市东区划为首批拆迁区域。按照规定,拆迁补偿将以建筑面积为准,而非占地面积。
“建筑面积”是一个颇为专业的字眼。但当本地人了解到建筑面积相当于房屋面积时,便纷纷打起房子的主意:不少人在自家院子里加盖房屋,凭空增加房屋套数;没有院落的住户则向上加盖,使平房变成两层小楼。其目的只有一个,即最大限度地增加建筑面积,从而获取更多的拆迁补偿款。作为土地征收主体的当地政府,显然不希望看到这种现象,且在未经规划许可的前提下,私自加盖房屋属违规行为。因此,相关的执法检查迅速启动,并叫停了多个施工现场。但“建房容易拆房难”,对于已经建成的房屋,主管部门仍缺乏妥善的处置方案。于是,为躲避检查,私自建房的行为开始从白天转入夜间。且随着拆迁日期的临近,“抢工期”显得更为紧迫。在这种情况下,与业余人员的零敲碎打相比,专业建筑商的优势迅速凸显:他们既有畅通的建筑材料渠道,又能保证高效,避免因建筑周期过长而被主管部门查禁。在这种的需求下,“一夜建房”的生意应运而生。事实上,这些一夜之间建成的房屋并不具有品质保证。老付说,按照正常的房屋施工周期,建成一栋两层小楼至少需要三天。而这些一夜建成的房屋,不仅地基打得浅,用料也不讲究;既无外墙粉刷,也不接通水电,相当于一栋劣质毛坯房。但多数房主对此并不在意。对于他们而言,这些房屋的主要价值,在于博取更多的补偿款,而非实际居住。但为了向拆迁者显示房屋的使用情况,房主仍会在房子里放置物品,如一床被褥,一张简易折叠床,甚至一把椅子。老付心里明白,建房队并不具备合法资质,而一旦主管部门动起真格,他还将承受一笔不菲的罚款。但作为本地人,老付仍然希望在城镇化进程中分得一杯羹。“我是农村人,但孩子将来要在城里买房。现在房价那么高,我得给孩子攒点钱。”老付认为,巨大的拆迁成本是导致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,他在拆迁环节赚点钱,也算是弥补房价上涨后的部分损失。凌晨6点,天刚蒙蒙亮,二层小楼终于完工。与房主结完尾款后,老付带着工友们离开。在这片即将拆迁的区域东侧,是一个名叫“锦绣花城”的房地产项目。这是城市东区拆迁后的首个商品房项目,2011年底首次开盘时,销售均价为2400元/平方米。一年后,该项目的二手房价格已经涨到2800元/平方米,涨幅达到16.7%。 (中国证券报

二妹 发表于 2013-3-4 09:21:22

挺多这个的建房队

二妹 发表于 2013-3-4 09:21:29

{1-87}

smile12 发表于 2013-3-4 09:33:34

不过工钱蛮高的

smile12 发表于 2013-3-4 09:33:43

{1-20}

梧桐 发表于 2013-3-4 10:00:49

一夜建房对

梧桐 发表于 2013-3-4 10:00:57

{1-77}

茜茜公主 发表于 2013-3-4 10:28:56

新兴的产业

茜茜公主 发表于 2013-3-4 10:29:02

{1-99}

香港之旅 发表于 2013-3-4 10:47:21

村里也有这样的建房队
页: [1] 2 3 4
查看完整版本: 一夜建房队